2021年2月13日星期六

学习科学

 最近很忙很忙。忙到没时间看脸书。

现在暂时告一段落,所以,想记录一下。过去半年,我都在忙着“学习"这件事。

疫情让我好困扰,精神压力大。于是,我选择通过“学习"来转移情绪。

去年因为不懂哪来的运气,我加入了马来西亚学思达凝聚茁壮的小组。

因为学思达一系列的培训课,我选择去修读学习科学硕士班。再因为学习科学,我更加了解学思达。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真美妙!

据任友群和胡航在《论学习科学的本质及其学科基础》中解释,“学习科学涉及认知科学、教育心理学、计算机科学、信息科学、生物医学工程等众多研究领域, 并通过在心智、脑和教育(Mind, Brain and Education) 之间建立桥梁, 将脑科学的最新成果( 从基因到行为) 应用于教育和学习过程。”

学习科学里最重要的两件事是学生和学习,而需要促进这两件事的成长,需要加强教师的专业和成长。学思达也如此。学思达完全符合学习科学的理论和发展。辉诚老师也一直强调教师专业和成长这件事。

随着教育界掀起改革,强调翻转教育,大家从注重“教学”,到现在着重于“学习”。大家都从“what to learn”转成“how to learn”。

学思达在这件事情上完全可以打通“学习”的任督二脉。学思达具备所有学习科学的理论和实践基础,是一套由下而上的务实教学法或说学习法。如果灵活地加以运用学思达,绝对能够推翻固有的教育围墙。

学习是永无止境的。我认为,学思达之所以很美,是因为它是活的。什么学科都可以学思达。

学思达也很不一样,有三点是完全不同的。一、实践性;二、通俗性;三、人性化。

实践性方面指的是学思达里的大概念都有鹰架,可以让完全不懂的新手一步一步跟着模仿。人人都可以学。

通俗性方面指的是学思达里所运用的词汇方法都是浅白的,大家都看得懂的。只是看个人意愿,要与不要进行而已。人人都可以做。

人性化方面指的是学思达里的所有理念和方法,都是与人为本,与人联结。从辉诚老师开始,接着去跟其他有相同理念的老师们一起联结。从一个人、到两个人,再到一群人。同时,辉诚老师善用社交媒体的力量,集合大家的热情,鼓励大家一起来。人人都是主角。

我们现在面对的世界跟以前完全不一样。大家都在面对千变万化的每一天。我在想,如果大家可以懂得运用“学·思·达”,那样可以更好地应付未来的生活。

当然,学思达只是一套方法。大家应用的方式可能也类似。我最近才知道那叫做“类学思达”😂

无论如何,只要找得到能促进学生们学习的就是好方法。我还在摸索的路上。期待有更多更多的收获。🙏🏻❤️

学思达里的成长

 我刚看完2021学思达核心讲师共识营的回放影片。看到蕥妘老师提到如何陪伴马来西亚学思达老师的成长历程时,我有很多情绪涌上心头……

我刚结束这个学期(为期四个月)的华语课程。我这个学期有近两百个学生,可是只有136个学生填写我的课程回馈问卷。这里跟大家分享的是我其中几个学生们的回馈。

读着学生们的回馈,我有满满的感动,尤其是我画上红框框的这个学生给的回馈。他说,因为不想我伤心,所以会努力完成任务。

以前,如果学生们没有照我预期地进行学习,我会直接生气、责骂或者扣分,我很少会去设身处地想他们会面对什么问题。我少了份同理心,可是上了过去半年学思达的培训课后,我发现,在带领学生们进行学习时,那份同理心很重要。因为对学生们多了一份同理,学生们可以更加感受到我们的用心,而更进一步去做出努力。

同时,我们必须给学生们鹰架式的引导。我的学生们都是大学生。我一直以为大学生应该都懂一些基本知识了。我需要做的是巩固他们的基础。可是,往往这时就出现状况。学生们的学习过程和成果并没有我期待的那样。我还在一直在找原因。怎知在上了学思达的培训课后发现,我竟然找到原因了。我大错特错。我总是“以为”。我“以为”学生们都懂了,可是他们其实并不懂。他们需要手把手,有鹰架式的具体引导。有了这样明确的一二三引导后,他们果然开窍了。这一点尤其在我教他们写作时有明显的进步。我因为想更进一步证实鹰架式的效果,而去做了一个小小的实验性研究,比对前测和后测的成绩,结果发现学生们有9.17%的进步率呢!这只是粗糙的一个小研究,我相信若我可以更熟练设立鹰架,学生们的成绩会进步得更多。

我实在感谢马来西亚的六人小组,即念福校长,Cindy老师,韦雯老师,惠杏、诗洁老师和玮寰老师成立“凝聚、茁壯”。这让我有机会知道外面的世界原来那么辽阔,不只开拓了我的视野,也让我有动力去进一步深造。

我也相当感谢辉诚老师、晓鹃老师、恆嘉老师、雅芬老师、蕥妘老师和彩霞老师的贴心陪伴。谢谢他们无私的分享和付出。

没有他们的努力,没有他们的带领,我不会有今天的成长,我学生们也不会有这个学期这样满满的收获。由衷感谢。祝福大家继续健康平安地玩fun学·思·达。

学习

 什么是学习?简单来说,学习是一个知识撷取和经验累积的过程。学习有很多种方法,也以各种形式存在。

一个人看书是学习;看youtube也是学习。若从科学角度来看学习,那么认知科学、教育心理学、信息科学、生物医学工程、脑科学等等就会介入。

会有孩子不爱学习吗?我接触过幼儿、小学生、中学生和大学生,全部教学经验加起来大概十六年左右。我以实际经验告诉你,没有。我没有遇过天生不爱学习的孩子,只有孩子因为接触了不对的学习方法或失去学习动机,才会变成所谓的“不爱学习”。

那么要如何改变这件事呢?如何促进孩子学习呢?目前,我个人观察到启动学习的关键有三个:

第一,孩子的学习动机

第二,鹰架式的引导

第三,带领人的同理

关于孩子学习动机,这需要经过带领人好好的陪伴才可以找到。这个带领人最佳人选其实是父母。可是,目前的社会有很多种不得已的情况。孩子并不是有父母带领,所以我只好统称“带领人”。

每个人天生不一样,有不一样的性格、气质、长处和短处。如果带领人能够在陪伴的过程中,发现和找到孩子的长处,能到位地着重于孩子的长处,那么学习这件事自然水到沟成。

再来,是在孩子们学习的过程中提供鹰架式的引导。很多时候,我们“以为”孩子懂,真的只是我们“以为”而已。我们“觉得”这是基本应该知道的,就略过,可是孩子们没有真正地了解。

尤其现在Z世代的小孩,他们从小接受很多“刺激”和“资讯”,他们还没来得及真正消化,就被逼要掌握,结果就变得半懂不懂,或者就如大家所期待的那样,“以为”自己懂。

因此,手把手,一二三的引导很重要。从基本功做起吧!拿个最简单的例子,洗碗碟。把孩子叫到身边,跟他/她说,一只手拿沾有洗碗液的海绵,另一只手拿碗碟。他/她需要把碗碟拿稳,然后至少抹三四下洗碗液,接着到水龙头下冲洗。冲洗碗碟时也需要注意,他/她需要把碗碟里外的洗碗液彻底洗净,里外用手抹至少五遍,觉得没有油腻,没有洗碗液遗留下来的痕迹,才可以放入碗碟架子上。

最后,在这些学习过程中,孩子学习的吸收程度其实因人而异。这有很多方面的影响。可能孩子们天生脑神经连结没有那么强,需要更多时间才能够形成脑神经的连结。也可能孩子们当下的情绪不好,没办法马上吸收。

孩子学习的过程,真的需要带领人的同理。不要心急,一步一步来。因为每个人跨出的那一步,大小不一样,只要愿意提起前脚,放下后脚,一步一脚印,就可以前进了。

学习,是永无止境的。学习的最终目的不是要栽培出成绩优秀的孩子,可是希望能够带领孩子发现自己的天赋,发挥自己的长处,并在孩子能力所及之处,可以回馈身边的人和社会。

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够畅游在学习的大海洋里,终身学习,真正体验学习带来的美好和成长。

随缘

 把喜欢的事情摆在一起,实在欢喜~😍 

前阵子因为太忙,实在没时间顾多肉,死伤很多……
不过这颗好好的,而且越来越美!

真的不用什么顾,自己会长大。哈哈!😜
希望很多事情都可以像这样不去顾,不去理,也可以像这颗多肉那样越来越好。✨